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,要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。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、智能电网、储能、绿色氢能、电动和氢燃料汽车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、资源循环利用链接、可控核聚变等成本低、效益高、减排效果明显、安全可控、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。
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,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。实现碳达峰,核心就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,抑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,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。因此,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在碳达峰十大行动中占据首要位置,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一步。
该行动的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。碳达峰十大行动是: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、节能降碳增效行动、循环经济发展行动、低碳零碳技术创新行动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、全民绿色低碳行动、国际合作提升行动、政策体系构建行动、组织实施保障行动。因此,不属于碳达峰十大行动的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。
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: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,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。总体部署、分类施策:坚持全国一盘棋,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,各地区、各领域、各行业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明确既符合自身实际又满足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。
1、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/:近年来,我国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置于发展前沿,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,三峡集团作为引领者,成功地为绿色能源装备了智能大脑,催生了清洁能源产业的新模式与新动力。
1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探索中,目标是开发出类似于GDP的绿色指标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。具体而言,环境调整的GDP核算涉及将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成本,如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的成本,从常规的GDP中扣除并进行相应的调整,从而形成一组以经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(EDP)为核心的新指标。
2、总的来说,通过减排承诺、市场机制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,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绿色GDP,以期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,保护环境,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外部能源的依赖。
3、这意味着,尽管名义上的经济增长数据亮眼,但中国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,付出了沉重的自然和环境代价。因此,衡量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,绿色GDP(考虑到环境成本的GDP)这一指标显得尤为重要,它能更全面地反映经济的可持续性。
4、但这并不适用于中国,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积累,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远大于这个比例。据权威环境专家估算,我国近年来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为2830亿人民币。
5、绿色GDP核算制度还不健全 一是环境法规不完善。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,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环境法规与政策都逐渐增多,但这些法规、政策在有关绿色GDP核算或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较少甚至几乎没有。